跟著Janet謝怡芬造訪馬拉威
2017/07/12
非洲行動

Janet︰我想發揮旅遊主持人的影響力,為世界多做一點事    

 

排除萬難、特地空出兩個禮拜的時間,2014年6月Janet隨著「畢嘉士基金會」一起飛往非洲馬拉威。Janet一直相信美麗的故事都是從移動開始,她說︰「馬拉威之旅教我最多的,莫過於我應該感謝,我是幸運的。」

 

16歲的Janet「我的志願」是成為一名無國界醫生,大學畢業那年她回到父母的故鄉-台灣尋根,意外進入演藝圈,自此開始主持旅遊節目的生涯,不過,Janet一直沒有忘記想要助人的初衷,熱愛旅遊的她於是決定用主持人的身分和自己的足跡,激勵那些想要為世界盡心盡力的人。

 

Janet說︰「實地造訪畢嘉士基金會在馬拉威執行的社區計畫,然後把當地的狀況帶回台灣,鼓勵更多人參與,某一部分等於實現我『想為世界做點什麼』的願望。」 總是歸零後才出發,每趟旅行Janet都不會去臆測自己將會遇見什麼,她的習慣是,在行囊裡裝進一本全新的筆記本,準備寫下旅程中學習到的人事物。結束14天的馬拉威拜訪行程,Janet為這趟旅程總結幾個感想︰樂觀的人民、重生的婦女、我想幫助孩子上學.... 以下是Janet馬拉威旅程的分享︰

 

當一個擁抱世界的示範者

透過演講、接受採訪,我時常鼓勵年輕朋友走出去、去擁抱世界,有時我會覺得自己好像說得太多、做得太少,我應該當一個示範者。所以,當「畢嘉士基金會」邀約我一起去拜訪他們在馬拉威的社區計畫,我真的超開心的。

 

旅途中我被胡蜂螫了一個包,當地醫生開給我一條藥膏,費用是台幣300元,這個價錢在台灣我們不會考慮太多就買了,但是,300元台幣在馬拉威是一名老師1/10的薪水。因為被胡蜂螫,我才曉得馬拉威人均壽命53歲是怎麼回事,多數的馬拉威人是沒有本錢生病的。  

 

離開熟悉的舒適圈,體驗開發中國家人民的生活,使我學會知足。「我的意思不是說,還好有比你窮的人,所以你可以活得比較好,而是經過旅行的洗禮,我更懂得珍惜。」我不得不這麼說︰表面上我是以志工身分參與訪視行程,事實上我的收穫遠遠超過我的付出。

 

 

 

展現自立與自信的單親媽媽

每次到開發中國家,吸引我最多的,都是女生,因為女生都比較善良,馬拉威婦女也很善良,這次我和Chitatata的婦女們相處了一整天,陪她們到田裡工作、學她們把農作物頂在頭上、請她們教我做蔥油餅…,我發現她們的生活不容易,可是她們很樂觀,靠自己力量撫養小孩,甚至照顧失去雙親的親戚小孩。馬拉威的文化是,你看到一個小孩餓肚子,你沒辦法不去管他,再怎麼辛苦你都會收養他,這種願意自己辛苦一點的「媽媽精神」,在我眼裡是最美麗的馬拉威風景。

 

Chitatata媽媽們帶給我最大感動是會長Jane道別前問我們的問題。Jane說︰問這個問題希望你們不會介意,我們並沒有惡意,只是很想知道,你們拍了這麼多的照片和影片,用途和目的是什麼?

 

聽完Jane的提問,我完全沒有被冒犯的感覺,反而感到驚喜,「我覺得這群媽媽好棒,她們不會『怕』耶!」。這個提問背後代表她們內在有足夠的自信,從被幫助者蛻變成助人者,而且已經進階到有自己的想法與主張。「幫助他們,自己幫助自己」是畢嘉士基金會服務的理念,我很開心與基金會一起見證Chitatata邁向自立的這一刻。
 

 

讓孩子知道自己可以更好

為了讓我實際感受馬拉威孩子求學的處境,畢嘉士基金會特地安排參訪學校的行程,我看到有進步的學校、有正在進步的學校、有設備非常簡陋的學校,撇開硬體不談,我發覺有想法的學生,多多少少都是因為接觸過外來刺激,他們知道世界不是只有馬拉威。

 

我認為,孩子有好奇心,他們才知道什麼是「更好」。畢嘉士基金會投資的SBB(Saved By The Ball)計畫,透過打球聚集小朋友,我覺得是很聰明的做法,給孩子一個目標,告訴他們打球打得好就有機會出國比賽,但是前提是功課不能退步。先利用打球吸引他們來練習,然後利用出國比賽的誘因,鼓勵他們用功念書。

 

獎助學金的計畫也是一樣,家境貧困的孩子想要拿到畢嘉士基金會提供的獎助學金,必須發揮比賽的精神,門檻不會很高,只要考進前十名,基金會希望支持真正想要求上進的孩子,透過「名次」競爭,激勵小孩更有讀書的動機。

 

問馬拉威的孩子,將來想做什麼?我得到的答案不外乎︰老師、醫生、公務員...。但是SBB的孩子不一樣,有人想成為職業球星、有人想成為資訊工程師、有人想成為銀行經理...,我覺得差別就在於「視野」,SBB的孩子因為去過許多不同的城市,他們的視野被打開了,環境帶來的刺激,讓SBB的孩子知道自己可以跟別人不一樣。

 

 

喜歡上學不在乎沒有桌椅

每到一個地方旅行,我第一個想要了解的是當地人。陪Khalidwe度過一天,幫助我了解馬拉威孩子上學的艱辛以及需求,尤其是女孩子。記得那天,早晨六點我就出現在Khalidwe的家,我跟著她到田裡餵雞、打掃家裡,然後撿拾木柴煮芋頭、幫家人準備早點。Khalidwe父母過世後就搬到阿姨家住,乖巧的她平常除了會幫忙家務,也會指導兩個表弟寫作業。

 

吃完早餐我陪Khalidwe走路到學校,這段路程將近30分鐘,她的書包裡有筆記本但沒有書,她告訴我,買不起課本的學生可以利用下課時間去圖書館借,或是跟同學分著閱讀。

 

Khalidwe就讀的班級約莫有60名學生,大家分坐在長板凳上,因為沒有桌子,大家就把書本、筆記本隨意擺在腿上。原本還鬧哄哄的教室,在老師踏入教室的那一瞬間立刻轉為安靜,接著全班起立,用最抖擻的精神向老師問好,「我有點被嚇到!」那宏亮的聲音好像是在宣示自己想要上學的決心!

 

跟Khalidwe一起去上學,讓我更確定一件事︰馬拉威的孩子真的很珍惜上學的機會,他們不會在乎沒有桌子、是不是坐在地板上,光憑踴躍舉手回答老師問題這一點,就足以說明他們對學習的渴望。

 

傍晚回到Khalidwe的家,Khalidwe會先做家事,接著溫習功課,因為住處沒有電,在基金會送太陽能電燈給她之前,Khalidwe必須冒著打翻蠟燭的危險才有辦法在夜晚讀書。

 

馬拉威的孩子上學之路從來就不容易,有學習的衝動還不足夠,必須克服許多不利的條件,例如︰交通、學費、性別限制…等等,認識Khalidwe,看她在這麼辛苦的環境裡求學,讓我很想多幫忙像Khalidwe這樣的孩子。

 


 

馬拉威需要能喚起自覺的訊息

每一張在馬拉威遇見的笑臉都令我難忘,這些笑容,就是馬拉威的未來,我沒辦法不跟著他們一起笑。馬拉威處處充滿希望,這裡的人民缺的是被拉一把的機會,我覺得這個機會不是硬體而是軟體,他們需要的是更多「知道自己可以變得更好的訊息」,包括︰知識、能力、視野...,訊息能喚起自覺,帶來自己幫助自己的力量。我對這片土地充滿信心,也期待有更多人與我一起送愛到馬拉威!
 

(文章撰寫日期:2014年8月)

分享
延伸閱讀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