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行動
Our Work in Africa

畢嘉士在馬拉威

60多年前,挪威籍畢嘉士醫生來到當時世界的偏鄉:台灣,以醫療專業服務台灣弱勢30年。在台灣已經自立、有能力關懷他人的今天,畢嘉士基金會也擔負起將這份來自挪威的關愛,送往其他世界偏鄉的任務,而將關懷的觸角自台灣延伸至非洲馬拉威。 距離台灣10303公里的非洲馬拉威,有人說,就像六十年前的台灣,基礎建設和經濟發展正逐漸起步,彷彿希望的國度。台灣早期曾派遣醫療團和農技團等,為馬拉威的發展提供了專業知識與援助,也為當地社區發展工作奠定基礎。

在前台灣醫療團「屏東基督教醫院」的服務基礎上,畢嘉士基金會接棒馬拉威的社區發展工作,深入北部姆祖祖市(Mzuzu),與當地國際組織並肩合作,培力當地人一起努力從事教育與社區發展工作。

馬拉威的挑戰:貧窮循環

馬拉威是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85%人口住在未發展的農村,以農業維生,但糧食作物僅得勉強餬口,菸草、甘蔗、茶、咖啡等主要經濟作物則面臨大盤剝削,以致70%馬拉威人仍生活在貧窮線以下,每天生活費不到2美元。對多數馬拉威人而言,貧窮像是一個世代無限循環、不可能有出路的迷宮。

因為貧窮,馬拉威基礎建設不足,居家環境更是簡陋。每 3 人中就有 1 人沒有乾淨水源,在學校則平均超過100個孩子共用一間廁所,導致容易感染痢疾、霍亂等疾病。一旦生病卻無力負擔醫藥費,五歲以下小孩容易夭折,青少年往往中斷學業,成人則可能因為失去勞動力,頓時讓原本就已貧窮的家庭陷入急難。

和台灣人一樣,馬拉威人也把希望放在下一代,希望透過「教育」脫貧。但因為無力負擔學雜費,以及制服、書本等上學隱形成本,小學輟學率高達51%,孩子在起跑線就失去學習知識和未來就業技能的機會;更因為重男輕女觀念,最先被犧牲的多是女孩子,只能留在家裡幫忙或早早結婚。漫漫上學路走不完,脫貧也遙遙無期。

多數馬拉威人的人生似乎就是以貧窮做為起點,在通往「失學」和「疾病」後一無所剩,只能走在失業的漫漫長路,又回到貧窮。然後,下一代繼續接棒,走上貧窮的道路。

用培力與合作,推動教育、健康和經濟發展工作

畢嘉士的工作從來不是慈善性的給予,而是選擇走進社區和居民席地而坐,共同討論現況需求和發展願景,再整合社工、社區發展、公共衛生等多元專業,培力居民長出能力「自己幫助自己」,從失學、疾病、失業的困境中找出活路,終止貧窮的惡性循環。

以馬拉威的需要出發,畢嘉士為在地社區發展工作訂定出三大重點面向:教育支持、健康保障和經濟培力,並以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為參考指標,逐一發展出多項服務方案。在服務方案執行上,畢嘉士基金會與多個夥伴組織合作,捲動更多國際資源和在地經驗,確保每一個方案順利推展,馬拉威就多一個改變貧窮生命的機會!

畢嘉士在馬拉威的社區發展工作,考量在地需要和符合國際趨勢,執行上有國際資源,更強調在地經驗。
三大項目
  • 教育

  • 健康

  • 經濟

公益商品
  • 馬拉威小農支持計畫
    在馬拉威,咖啡、茶葉等農作是許多家庭賴以為生的經濟來源。然而,弱勢的小農在面對國際價格波動或盤商層層剝削,卻完全沒有招架之力,辛勞大半年卻換來入不敷出的生活。有鑒於此,畢嘉士與當地小農合作社以公平合理的價格採購咖啡和茶葉,不只保障小農家庭收入,進口至台灣的銷售利潤更回饋挹注馬拉威社區發展工作。
    • 2013年 啟動馬拉威小農支持計畫
    • 2014年 採購小農咖啡在台上市
    • 2017年 採購小農茶葉在台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