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嘉士醫師的精神
The Spirit of Dr. Bjorgaas
來台行醫30年內,畢嘉士醫師足跡遍布台灣南北,遍尋各種方法及和各方人群爭取資源, 秉持一貫「永不放棄」以解決問題的精神,醫治痲瘋、肺結核、小兒痲痺等。
把愛化為改變的力量

1954年28歲的畢嘉士醫師帶著妻子來台行醫,第一站駐留專收痲瘋病人的台北樂生療養院,2年後在挪威差會派遣下,畢嘉士南下經營屏東基督教醫院的前身「基督教診所」。

畢醫師發現南部的痲瘋病人更多,且因社會歧視多半躲在家中與人群隔離。鑒於此,他便在高雄成立「特別皮膚科診所」,並四處尋找病人。

此外,早年台灣肺結核盛行,許多兒童染病因為沒錢治療而不幸夭折。於是,他又率先設立一所結核病童療養院。繼而因50年代台灣爆發小兒麻痺大流行,療養院後來也兼收小兒麻痺病童。畢醫師一看到在地上爬的、病懨懨的小孩,總是直接抱回療養院,不放棄任何一個寶貴生命。

爭取首批疫苗,引進脊椎矯正技術

眼見全台各地許多孩童,在沒有小兒麻痺疫苗的情況下被感染,畢醫師越發憂心,親自到世界衛生組織要求提供疫苗不成後,轉向製造的美國藥廠遊說,請求藥廠提供。因此1962年屏基得以從美國進口沙賓疫苗,免費幫屏東地區4千位孩童接種,這是台灣第一次大規模接種小兒麻痺疫苗。

接著成立支架工廠,自製支架供病童使用,讓孩子們可以站起來,收費只有市價的三分之一。後來發現病童們出現脊椎側彎的後遺症,便在1975年越洋延請美國夏威夷州及香港的骨科醫師來院指導脊椎側彎矯正手術,讓小兒麻痺患者獲得更佳的治療;在國內外醫師的合作下,幫助1萬多名病患重新站起來。

為了讓孩子未來可以獨立自主,1963年畢嘉士醫師向屏東縣政府爭取孩子們的受教權,屏東縣政府指定屏東市仁愛國小開辦肢體殘障特殊班,這是台灣國小首創,開啟特殊教育新頁。1970年配合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政策,屏東市明正國中增設了「堅強班」專收仁愛國小肢體殘障特殊班畢業的學生,許多孩子因此考上大學、研究所,人生完全改觀。

好醫德留台灣,足跡遍及山地部落

畢嘉士醫師來到屏東以後,經常利用週末假日帶著醫護人員兵分多路,往霧台鄉、好茶村、牡丹鄉等部落展開免費醫療服務。清晨跋山涉水走一天崎嶇山路,義診一、二天又披星戴月趕路下山,且經常要輪流揹重症病患下山就醫。

有一陣子山地部落麻疹大流行加上原本就有不少肺結核患者,兩病齊發,許多人因而喪命。考量用步行的方式能救治人數有限,畢醫師便到美軍聚集的酒吧,情商當時駐紮在屏東機場的美軍軍官派遣運輸機幫忙。於是畢醫師在軍機運送下,一個部落接一個部落幫幾百個民眾施打盤尼西林,總算終止麻疹的流行。

無私奉獻,上帝派來的歡喜使者

畢嘉士醫師在台30年,在最炎熱最南端的屏東,讓許多絕望的痲瘋病患再次體察人間有愛,也讓深山的原住民知曉自己是上帝關愛的兒女,更幫助來自全台各地一萬多名小兒麻痺患者揮別爬行的命運。其無私的奉獻,對台灣醫療的付出於1997年榮獲第七屆醫療奉獻獎。

畢嘉士醫師就像上帝派來人間的歡喜使者,無數因病殘缺的人,都因為他,重拾了活下去的尊嚴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