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嘉士在海外的永續暨社區發展服務據點,位於非洲東南方的「馬拉威」— 那是個面積足足有台灣三倍大,但人均GDP只有645美元的赤貧國度。(台灣為32,756美元)在準備迎向新的一年之際,想與您分享幾個在馬拉威服務中鼓舞著我們的故事。
修水井,也修一條安全返家的路
位於馬拉威Kabiza FP小學的這個手壓式幫浦水井,因為故障而打不出水來,已經超過一年。過去,孩子們取水需穿越連接Mzuzu和Balaka的主要快速公路,閃避車流再奔向溪邊。溪水被廢棄物或人畜排泄物汙染,直接生飲溪水除了可能引發痢疾、霍亂、狂拉肚子之外,更令人憂心的,是那些站在快速道路旁伺機穿越的小小身影。即使校方已不斷對學生進行安全宣導和提醒,取水的不幸交通意外卻仍頻傳。
修好水井,校長Ephraim Phiri在啟用時說:「非常感謝畢嘉士水井維修團隊的到來!幫我們把學校的水井修好,水井終於再次湧出源源不絕的甘泉,真正地在『健康』與『安全』上守護每個孩子寶貴的生命!」現在,Kabiza FP小學的這口水井可持續為全校2,100名學生及周邊19戶家庭帶來乾淨安全的飲用水。
小編心聲:我們成功修復的水井目前已超越百座。每次前往探勘的單趟車程,要翻越蜿蜒黃土路、超過1小時方能抵達。為了確保水井長期運轉,我們會記錄下每口井的位置、編號、維修配件與狀況、數量及日期並留下聯絡電話。目前團隊平均每周都會接到3~4通村民的諮詢電話。新的一年,我們也將繼續前進偏鄉,為更多家戶帶來乾淨的飲用水跟健康!
曠野中的臨時托兒所
雖說是臨時托兒所,但其實這樣不得已的「臨時場域」竟也艱難的撐了六年。這是Magoda — 馬拉威北部一間照顧3~5歲幼兒的組織。Magoda成立於2008年,是由在地村民無酬自主發起。成立之初,當時的志工媽媽借了無人住的空屋,來照顧這些家人出去工作白天無人看顧的幼兒,及村子裡失去父母的孩子們。空屋的主人,過去一直在南非工作,但六年前屋主全家回到馬拉威,Magoda就此失去照顧孩子們的固定場所。六年來,志工媽媽們帶著年年有新生的孩子們,聚集在這棵大樹下進行活動,偶遇下雨時,就暫時在人家門口的屋簷下聚集,但有時運氣實在不好或氣候真的太差就只能暫停服務。
然而,Magoda的托兒所,除了安全看視這些幼童,更關鍵的是每天早上提供的一碗免費熱粥。這碗粥,對於未能獲得足夠營養的成長中幼童而言,至關重要。社區居民攢了幾年的錢,陸續購買了些磚塊及沙子;並在今年由畢嘉士提供尚缺的建材,像是鐵皮、木材、水泥、油漆和配件等。終於,我們搭建起這個真正屬於Magoda的永久托兒所,為孩子及媽媽撐出一個可遮風避雨的空間。
小編心聲:感謝社區齊心動員,提供臨時人力協助搭建,圖為完工後的照片。目前這裡每天約可照顧39名幼童(23女孩、16男孩),提供一餐熱粥及學齡前兒童的發展認知訓練。最最最重要的是,以後下雨我們也不用怕了!
為女孩爭取一份上賽道競爭的機會
這位16歲的女孩叫Chisomo Chibwe,一個人從馬拉威南部Zomba來到離家600公里遠的北部Katoto中學上學。在貧窮的家庭,出生的排行順序彷彿被命運拋下的骰子,排行越大的孩子越早被迫成年,為家計做出貢獻。Chisomo的家裡共有五個孩子,2016年父親去世,當時就讀中學二年級的大姐因繳不出學費不得不輟學並結婚了。排行老二、年僅9歲的Chisomo,肩負起照顧家中三個弟妹的責任,和母親一起靠出售二手衣物和蔬菜維持全家生計。生活的困窘並沒有讓Chisomo放棄,打工跟照顧家務之餘,在時間被切的破碎零散之下仍刻苦念書、準備考試,終於在今年畢嘉士獎助學金生徵選考試中,脫穎而出,獲得全額助學金,她終於可以免除擔憂恐懼,開開心心地上學去。
小編心聲:每年新的獎助學金名額開放申請時,我們總會收到爆量的申請案件,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考試是少數看起來最公平的競爭方式;但有時看似齊頭的公平卻又未必真的「那麼公平」。因為,每天上學前,當男孩在念書的時候,女孩在挑水煮飯;每天放學後,當男孩在念書的時候,女孩在市場幫忙賣菜。因此,若完全按成績高低排序決定受助者名單,對女孩來說,其實並不公平。目前畢嘉士獎助學生的男女比盡量維持1:2.5的原則,希望為更多女孩爭取一份躋身賽道,參與競爭的機會。
重大報告: 馬拉威服務經費,目前正迎來意想不到的挑戰與缺口。因近期馬拉威儲備銀行針對匯率進行重大調整,馬拉威幣的快速貶值意味著生活成本的大幅增加。例如近期當地的燃料(柴油)從每公升 1.60 美元上漲至 2.27 美元(約42%)。除了燃油上漲直接導致我們在馬拉威的交通成本急遽上升,另外可預見的各項民生物資,包括糧食及上學用品等也同步飆漲,這對於所有在馬拉威進行中的計畫及2024年度經費都產生不可避免的影響。鑑於這個因素,我們迫切需要您的支持,您此時的捐款將能協助我們及時應對這些挑戰,並維持我們對社區及孩子們的承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