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各種可能的空間 ─ 說說畢嘉士與潮州「幸福館」
2022/01/21
6898

屏東縣府活化閒置營區打造的「潮好玩幸福村」即將於今年(2022年)春節過後開放,全區占地6.35公頃,有多家社福團體進駐,共融遊戲場、親子空間:大人小孩館,以及提供年輕人策展的廊道。綠意環繞整個園區,走在「村子」的步道上,隨時都沐浴在舒服悠閒的氛圍裡。畢嘉士負責營運的多元照顧空間「幸福館」也座落於此。

 

兩年前拿到「幸福館」的工程圖面,畢嘉士團隊就在想:在一個四周充滿生機的場域從事長者照顧服務,一定可以讓照顧這件事不只有一種樣貌。如何讓空間與人、空間與環境展開對話?畢嘉士團隊於場館設計的一開始,給了自己這樣一道申論題。

 

幸福館室內裝潢以淺色木頭打造,空間色調柔和溫暖,大尺度的挑高,給人乾淨明亮的感受,運用矮牆作場域區隔,保留整體公領域的開闊視野。

 

訂製一座有機生長的照顧空間

 

推開幸福館的門,像是走入一處文青會愛的新潮旅店。穿透與明亮的架構是這棟建築的一大特色,連續開窗設計,是過道,讓屋外的陽光與綠意能隨時進來一起唱和。畢嘉士執行長周文珍說:「老年生活是人生旅程的重要一段,我們希望長輩每天來幸福館,心情都像是去旅行,愜意又開心。」

 

潮州鎮擁有5萬3千人口,其中65歲以上長者逼近1萬人。畢嘉士在這個時間點與這座老營區相遇,是緣分也是契機。畢嘉士幸福館除了附設潮州第一間日間照顧中心:光春日照,未來也會陸續推廣適合熟齡朋友的社會參與計劃,如:『高年級體育班』與屏科大運休系產學合作,量身訂製團體運動班;『拾(食)味料理所』號召熟齡者擔任館內大廚;以及『銀領(齡)行動隊』讓初老陪伴社區老老有機會實現。畢嘉士期盼,不論需要被照顧的長者或是退休的熟齡者,只要願意踏入這裡,就能一起在第三人生階段一起開創幸福。

 

 

過往在屏東市經營永大多元照顧中心的經驗,讓周文珍深刻體認『不依賴、有事做』是促進健康和延緩退化的好策略。因此,日照長輩來到幸福館,不是等著被服務,而是能做的事自己做;熟齡民眾在通過培訓之後,將成為幸福館的照顧幫手,與日照長輩共學、共遊、共樂,讓各式各樣的人際互動交織其中。

 

周文珍期待的幸福館,服務是有機生長的。她說:「因為有機,才能迎向更多可能。」

 

想讓「用空間照顧人」這句話成真

 

「空間的核心是人,來到幸福館的熟高齡長輩,他們都想望些什麼,是我比較在意的事。」周文珍不希望長者覺得是因為自己老了、病了才來到『這裡』,而是希望『這裡』成為長輩經驗幸福的一個地方,「所以在硬體建設之初,我們就和擅長規劃長照空間的林嘉慧建築師團隊討論、希望將未來服務的設計與軟體放進來一起構思。」

 

對畢嘉士而言,日照中心不是只有無障礙設施、照顧人力而已,它應該也要將長輩渴望保有『生活的樂趣與尊嚴』這樣的心願融入其中,去創造新的空間語言和生活機能。「畢嘉士理想的照顧空間是能成為長輩日常生活中的輔助、協助長輩完成他想做的事,我們就想辦法讓這件事成真。」林嘉慧建築師說。

 

從前廊走進玄關,左右兩道門為不同空間定義出屬性。左側為體健區,放置四座運動機台,其餘空間被刻意保留下來,為未來的創新健身方案預做準備;右側室內採開放式設計,僅隔出中央廚房、休憩室與行政辦公室,把大片空間留給了『生活』,等待使用者以『故事』將它填滿。

 

收納櫃也是自然的把手,透過室裝巧思,生活的活動都變成了復能的活動。

 

牆面上裝置扶手和職能教具後,通道就變成長輩復健可以停留的地方。

 

為了給予長者最大的自主空間,幸福館的室內裝修處處可見別具巧思的設計:固定櫥櫃不只能收納物品,更成為自然的把手,下緣刻意作出凹槽,方便手指抓握,提高長輩行走的安全性;開放廚房的中島依長者或坐或站的不同高度設計;原本擔任過場角色的走道,牆面上裝置扶手和職能治療教具後,就變成長輩復健可以停留的地方。「我們鼓勵日照長輩能做的自己做,透過設計巧思,讓生活活動都變成了復能活動。」周文珍說。

 

畢嘉士希望開放式廚房未來可以成為日照長輩與「拾(食)味料理所」的夥伴最常相聚的地方。一起料理午餐,為幸福館寫下更多歡樂與故事。

 

用空間打造關係,用關係守護社區 

 

周文珍觀察,許多熟高齡者發現退休後每天遊山玩水,並沒有比較快樂。她希望幸福館可以成為社區熟齡民眾開創第三人生的地方,幸福館特別規劃體健區、開放式廚房、多功能活動室用意也在於此。「參與『高年級體育班』、『拾(食)味料理所』、『銀領(齡)行動隊』的熟齡民眾經過訓練後將成為我們照顧幫手,這些人工作的時間也許短暫,一週幾次、一次才幾個小時,但是,他們會覺得投入工作的時間過得非常快,也會在其中找到生活的樂趣。」周文珍語帶信心地說,酷老樂活是現今趨勢,況且為社區做出貢獻,這件事本身就充滿意義。

 

「從一個人、兩個人到三十個人,空間的面貌會不斷地變動、改造,它會逐漸走到一個最適當的位置,我一直覺得空間的靈魂應該是活動的安排,那個狀態有了,空間才會活起來,有生命的感覺。」林嘉慧建築師心有所感,「建築設計提供的是架構,服務的是人,架構讓概念成形,輔助服務或活動安排時更流暢、更多元,至於那個『無限』,期待幸福館工作人員慢慢把它發展起來。」

 

好的照顧,應當要強化被照顧者與不同事物、環境、和人的『關係』。周文珍認為,幸福館座落於「潮好玩幸福村」,周邊有大人館、小孩館,以及即將完工的共融公園,考驗著為長者提供服務的畢嘉士團隊,「怎麼讓空間裡的人,在不同時間、不同季節與外面的環境『對話』,是我們的課題。」走在園區的步道上,徐徐微風輕撫臉龐,鳥兒在樹梢唧唧叫著,周文珍有了幾近幸福童話般的奇想。

 

通道的盡頭迎來一處令人驚喜的空間,看得見舊營區紅磚牆痕跡。畢嘉士不特別定義這個空間,而是希望它像是有機生長的容器,因應來此活動長輩們的個性、嗜好變動生長。

 

>>支持畢嘉士有盼望的老年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