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小事 生活的小事就變得不簡單
2025/09/11
47

一個充滿溫度的空間,從來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因為有人用心經營

 

一早走進畢嘉士永大日照中心,陽光灑落窗邊,讓黏土小花顯得格外生機盎然。仔細一看,角落裡都是照服員和長輩們的巧思,逗趣的課表、king size的放大鏡、還有長輩的輕黏土作品、剪紙與畫作。

 

這些一點一滴的生活痕跡,不僅讓空間多了幾分可愛氣息,也看見長輩們作品被展示的「驕傲感」,一起經營的環境,容易加深心的歸屬感。

 

 

 

一天的開始,從簽到的小關卡展開

 

來日照的方式有很多:自己散步走來、家屬接送、或由照服員和駕駛員開車去接送。但無論怎麼來,第一件事都是「簽到」。照服員把長輩們分成四組,分別放在四塊珍珠板上。每位長輩抵達時,需要找到自己的名字,並回答一個小問題:今天的天氣如何?如果是晴天,就貼上一個小太陽;問到生肖,就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動物圖案。


看似簡單的小任務,對長輩來說卻是「難度兩顆星」的關卡。他們必須抬頭看看天空、回想自己的生肖、再找到名字,念出來、貼上去,這樣的「小挑戰」讓他們可以日復一日的重複生活中,找到今天的模樣。聽到是關卡,可能不免讓人有需要破關的緊張感,但不用擔心,即使忘了答案也沒關係,總有熱心的「同學」在一旁給出響亮的提示哦!

 

 

 

一杯水裡,也藏著照顧的智慧

 

在日照的一天裡,「喝水」常常是個大難題。對許多長輩來說,白開水既無色又無味,很容易被忽略,甚至一整天忘了喝,於是,照服員想出方法,加決明子、炒黑豆,讓水有色有味;遇到唱歌課,還會特別泡膨大海加羅漢果,幫大家潤喉開嗓,長照組長聿萱打趣地說:「嗓子是潤了,但歌藝是另一回事哦!」


有時提醒喝水一天要超過五次,卻還是會抓包到一些「假動作」,吳阿公拿起水壺假裝喝,水量卻絲毫不變。照服員奕蓁好氣又好笑地說:「阿公!不可以假裝喝喔!」阿公被拆穿後,露出一個調皮的笑,最後乖乖喝下約定好的三口水。那一刻,空間裡充滿了笑聲。

 

 

 

一頓飯,不只是飽足

 

上午課程結束,11點半一到,餐車推進來,香味在空間裡流動開來。照服員開始分菜、剪碎食物、為牙口不好的長輩準備絞碎餐食。看似日常的一餐,每天都有AB餐可以選,主菜的差異,讓人可以挑選是要吃肉類還是海鮮,不同的蛋白質來源,不只是營養上的均衡,更是一種「選擇」的練習。


「隨便啦」、「都可以啦」這些話,從長輩口中常聽見,好像不再有什麼需要堅持的,但我們想要扭轉這件事情,讓長輩知道他們仍有選擇權,他們的意見是被重視的。


長輩們用的餐具是陶瓷餐盤、隔熱湯碗。承受過高溫的陶瓷,不只是承裝餐點的器皿,更像是盛裝著廚師的用心、營養師的評估、照服員的細膩照護,顯得更加有溫度。飯後,長輩會小心翼翼地把餐盤端到水槽旁,除了飯後走一走,也協助照服員可以快速清洗,那份小心,不只是因為怕摔破,更像是一種對「心意」的守護。

 

 

 

午後的小幫手,找回為家的身影

 

午休後,最期待的莫過於下午茶時刻吧!每月一次的「小煮夫」活動,照服員會請一位長輩擔任「小幫手」,一起準備大家的點心,撕開包裝、切食材,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其實在家裡可能已被照顧者保護性地剝奪。


這天的點心是蘿蔔糕,潘奶奶接過菜刀,架式十足又俐落地先劃開包裝,再沿著糕體的紋路切下。她的手法穩健、切得整齊,完全不像是「只能被照顧」的人。那一刻,她又回到過去的自己,能為自己與家人準備佳餚,雖然照服員基於安全考量沒有讓她碰熱鍋,但她已經在這過程裡,重新找回屬於自己的價值。

 

 

 

永大銀行,把價值「存」回來

 

吃完點心,長輩們會一起收拾碗盤,有人主動擦桌子、有人幫忙掃地。這些服務換來的,不只是整潔,還有「永大幣」。

這是日照團隊特別設計的服務方案,開辦「畢嘉士永大日照銀行」,讓長輩們透過協助工作,就能賺到專屬的貨幣,累積在個人存摺裡。半年一次開張的「銀行臨櫃服務」,讓大家帶著存摺領錢,再去「永大柑仔店」採買。為了增加真實感,永大幣做成玩具鈔票,還設了小保險箱,讓長輩安心「存錢」。

 

每個人賺取、使用永大幣的方式不同,中心的蔡奶奶,可以一邊協助擺碗筷,一邊高歌一段曲,如迪士尼人物一般,服務在歌舞中,被愉快的的完成了。潘阿公則最喜歡在柑仔店買香皂,每天在中心把個人用的毛巾洗乾淨,再把自己和外傭的椅子擦拭一遍。那份乾淨,不只是習慣,更是一種「我還能照顧別人」的自豪。

 

 

 

在這裡,日常不只是日常

 

從一杯水、一份餐點,到一次收拾桌面的任務,長輩們在日照不只是被照顧,而是一次又一次地「找回自己」,他們能選擇餐點、能用勞動換取報酬、能為他人服務。看似平凡的日常,因為這些設計而變得不再簡單,年歲或許奪走了體力和記憶,但不該奪走「身而為人」的價值。這份價值,在永大日照被好好守護著,也被一點一滴實現著。

 

 

next